每天一个成语——傥来之物,“傥来”是什么意思?

每天一个成语——傥来之物,“傥来”是什么意思?

今儿聊聊成语——傥来之物,这词儿说的到底是啥意思,接着往下看呐!

一、“傥来之物”成语读音

“傥来之物”的正确读音是【tǎng lái zhī wù】。

二、“傥来之物”成语来源

“傥来之物”这个成语出自 《庄子·缮性》——轩冕在身,非性命也,物之傥来,寄者也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:官位权势戴在身上,不是你天生就该有的本性之物;这些东西不过是偶然碰上个机会得来的,就像暂时寄存在你这儿的玩意儿,随时可能离开。

三、“傥来之物”成语含义

傥来:偶然、意外而来。

之物:指东西、好处。

傥来之物:说白了就是偶然得来的东西,不是自己本该拥有的,也指意外获得的财物或机遇,带点 “来得快去得也快” 的意思。

您可别以为这词儿就是随便说说,这里头藏着古人的智慧呢。庄子这话其实是想告诉大伙儿,别太执着于那些偶然得来的东西,得看清啥是自己真正该追求的。

就说古代那些中了科举的读书人,有的把功名当傥来之物,觉得是运气好,照样踏踏实实做事;可有的就飘了,觉得自己天生该当大官,结果没几年就犯了错被罢官。现在也一样,有人靠拆迁发了财,就天天挥霍,没几年就败光了,这就是没明白傥来之物靠不住的道理。

老话儿讲:“傥来之物,不可常有。” 大白话就是说,这种白捡便宜的好事儿,它不能天天有、回回有。指着它过日子?那您非得饿得前心贴后心不可!

还有一句更实在: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” 真正明白人,稀罕的是自个儿凭本事、下力气挣来的东西,那玩意儿拿着心里踏实,睡着安稳。至于那些“傥来”的,有呢,算是锦上添花,乐呵乐呵得了;没有呢,也甭惦记,该干嘛干嘛去。得之淡然,失之泰然,这才是明白人的活法儿。别跟那狗熊掰棒子似的,掰一个扔一个,最后啥也落不下。

四、历史上那些“傥来之物”的事儿

1,话说清朝有位范进范爷,考秀才考得头发都白了,家里穷得叮当响,老丈人胡屠户瞅他就跟瞅咸鱼似的,白眼翻上天。这位爷呢,考试那是“孔夫子搬家——净是书(输)”,回回糊锅。

您猜怎么着? 五十四那年,嘿,傥来之物砸脑门上了!愣让他蒙着个举人!嚯,举人在当时可了不得,镶金边儿的铁饭碗!范进一听喜报,当时就魔怔了,拍手满街窜:“哎哟喂!齐活!爷成了!”披头散发光脚丫子,整个儿一“范疯子”出世——馅饼太大,直接给拍懵圈了!要不是平时最瞧不上他的老丈人胡屠户,壮胆儿抡圆了给一大耳刮子,这位新晋“范老爷”怕是要去疯人院领俸禄喽!您说这天上掉的馅饼,是福是祸?乐呵是真乐呵,可也差点要了亲命!

2,唐朝天宝年间,有个胡人大胖子安禄山。这位爷肚子大得低头找不着脚面,可拍马屁的功夫那叫一绝! 专哄唐玄宗跟杨贵妃。愣认了小十几岁的杨贵妃当干妈!进宫先拜“干妈”后拜皇上,美其名曰“胡人先母后父”。哄得杨贵妃一高兴,拿锦绣大襁褓裹着这几百斤的“胖儿子”在宫里溜达玩儿。好家伙,这马屁拍的,山响!

唐玄宗一乐,傥来之物哐哐往下砸! 三镇节度使(相当于三个大军区的总司令)、东平郡王(异姓封王,顶级荣誉),权势滔天,太子都不放眼里。结果呢?撑死胆儿大的! 安禄山瞅着干爹岁数大了,心说:“这泼天的富贵是白捡的,那皇位…爷也捡一个?” 咔嚓就造了反! 掀起了差点儿把大唐掀个底儿掉的“安史之乱”。

他那权势,纯粹是拍马屁拍来的“傥来之物”,论真本事?有个六! 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! 这白捡的富贵不光没让他知足,反把野心喂成了饿狼。最后自己个儿也没落好,被亲儿子当猪肉切了,叛乱扑灭,留下千古骂名。您说这傥来的泼天富贵,像不像个大火炉子?搂得越紧,烧得越透!

相关推荐

蹇钝的解释
2025年热门游戏收费排行榜:十大收费游戏评选出炉
名仕洋酒保质期一般是多久,洋酒会过期吗保质期是多久开盖后多久内要喝完
浩明触摸屏收银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