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试训环节中,姚明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移动速度和不俗的中距离投篮手感,最终成功说服了管理层。火箭队的决策者们毫不犹豫地押注于这位来自上海的中锋。
姚明进入NBA后,经历了一个既辉煌又充满挑战的职业生涯。他曾8次入选全明星,5次入选最佳阵容(其中2次为二阵,3次为三阵)。2008-09赛季,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,场均贡献19.7分9.9篮板1.9盖帽,投篮命中率达到54.8%,并帮助火箭取得了53胜29负的战绩。在对阵洛杉矶湖人的西部半决赛G1中,姚明在膝盖受伤的情况下坚持返回赛场,命中关键跳投,单场砍下28分10篮板,成为NBA历史上令人铭记的经典瞬间之一。
然而,伤病成为了姚明职业生涯的一大障碍,尤其是脚踝和膝盖的反复困扰。从2006年右脚应力性骨折缺席25场比赛,到2009年左脚骨裂赛季报销,再到2010年膝盖骨挫伤最终迫使他在30岁时早早退役。尽管如此,姚明在低位进攻时的效率始终处于联盟中锋前15%的行列,挡拆顺下每回合得分1.23分,远高于同期大多数内线球员。
姚明的到来不仅提升了火箭队的竞技水平,还为球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。此前,火箭队的比赛仅在中国的17个城市转播,但姚明加盟后,转播覆盖面迅速扩展至50个城市,单场最高收视人数更是高达1.2亿人次。2003年火箭的中国行中,上海站门票在3小时内售罄,北京站比赛吸引了1.8万名观众到场。而在商业合作方面,球队赞助商的数量也从12家增至28家,主赞助商丰田的合同金额更是从年均800万美元提升至1500万美元。
根据NBA官方数据,2002至2010年间,联盟在中国的商品销售额增长了300%,姚明系列球衣连续6年位居销量榜首。火箭队甚至在主场丰田中心设置了中文大屏幕和中式餐饮区,球员通道里也悬挂起了汉字书法,这一系列本土化的举措让火箭队在中国成为了无数球迷心目中的“主队”。
然而,围绕姚明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。支持者认为,姚明为火箭队带来的商业回报远超其竞技投入。《福布斯》曾估算,姚明使得火箭队品牌增值超过2亿美元,球队市值从2002年的2.5亿美元激增至2010年的4.7亿美元。然而,反对者则指出,姚明在火箭队的表现始终未能突破西部半决赛,2009年时火箭的阵容薪资高达8300万美元,但却未能捧起总冠军奖杯。与此同时,像马刺和湖人等球队通过更为均衡的建队策略,频繁捧杯,形成鲜明对比。
此外,姚明的选中也引发了关于选秀概率偶然性的思考。8.9%的概率意味着火箭队可能需要多达11次的尝试才能成功。若没有这次幸运的抽签,火箭队或许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开发出亚洲市场,至少要推迟5年之久。这种“运气与远见”交织的决策,成为了NBA历史中最具讨论价值的决策之一。
这一切所带来的反思也让人不得不感叹,篮球赛场上的选择,往往不仅仅是基于球员的技术水平,更多时候还伴随着风险、市场潜力和一点点运气的成分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